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05-27 | 科研部 我校金融系学子与导师合作研究企业投融资与代理冲突成果登上金融学顶刊

近日,金融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FQA)在其官方网站Forthcoming Articles中刊登了我校商学院金融系2022级硕博连读博士生朱南辉的论文“Optimal Ownership and Capital Structure with Agency Conflicts”。该成果由其与我校金融系杨招军长聘副教授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胡赟之长聘副教授两位导师共同完成。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374833961904940509&skey=@crypt_114a364c_00a2282059156bdefbd04deb5be451b3&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由于市场摩擦和委托代理问题,企业价值不仅受税收、破产成本等因素影响,还与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有关。后者经常导致企业投资效率损失。现有理论分别考察了股东-管理者冲突和股东-债权人冲突引发的代理摩擦,但对二者的联合效应及动态交互影响机制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

团队注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如下两种现象:一是管理者可能“窃取”部分企业利润;二是举债经营的股东可能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debt overhang)。前者导致过度投资,后者导致投资不足。因此本文提出能否利用二者互为相反的投资扭曲、实现最优投资选择的问题。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团队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深入论证。本文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连续时间理论模型,探讨了公司金融决策中多重代理冲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企业投资和融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类关键力量——转移效应(激励过度投资)、成本分担效应(抑制过度投资)和债务积压效应(促使投资不足)——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抵消,实现最优投资,从而完全解决了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代理冲突问题。

未命名.jpg

投资阈值与转移率、管理者持股和债息水平的关系,在特定条件下,互为相反的效应可以相互抵消、实现最优投资。

研究表明,看似低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能通过平衡相互竞争的扭曲因素,实现事后有效的投资决策。在其基础上,本研究给出了最优的所有权结构和最优的资本结构,并通过均衡分析,揭示了代理冲突、税盾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影响企业所有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为企业价值与股权集中度的关系、家族企业融资偏好等实证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本研究是基于朱南辉同学硕博连读期间的研究选题和科研探索,与两位导师共同完成。朱南辉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毕业后将前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任教。该论文得到了杨招军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朱南辉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项目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jfqa.org/2025/04/25/optimal-ownership-and-capital-structure-with-agency-conflicts/

 

供稿:商学院

通讯员:钟冬妮

主图:丘妍

编辑:周易霖